热搜: 今晚最准一注6+1骗局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5日电 题:对话内蒙古科技特别贡献奖获得者:近40年守护“生命之树”
“至今,我已经从事呼吸临床一线工作近40年,做一名呼吸科医生是我的初心,一直没变。”接受记者采访时,手捧奖杯的孙德俊语气平缓,言辞干练。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孙德俊被授予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孙德俊被授予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孙德俊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1960年出生,1994年研究生毕业,之后便将满腔的激情奉献给他热爱的事业。“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就职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孙德俊说,之后陆续几次赴美国深造后,他依然选择回到家乡,继续投入内蒙古呼吸学科建设中。
出过国,见过大世面,为什么还选择回到当时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内蒙古?
孙德俊说,内蒙古气候寒冷,空气干燥,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重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加之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域狭长,东、西端直线距离2400余公里,全区呼吸疾病诊疗能力整体水平偏低,且各地区同质化水平较差。“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广大基层,呼吸疾病医疗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资料图。图为孙德俊为“草原母亲”都贵玛做健康检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就这样,孙德俊扎根在呼吸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一线,尽自己所学所能,致力于科技创新和发展呼吸病学科,培养优秀人才队伍,搭建临床诊疗技术与基础研究平台。
2001年,孙德俊在所在医院呼吸内科设立了内蒙古首个呼吸重症监护病房,2004年在国内率先将呼吸内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吸专科医疗联合体”和“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成员单位辐射2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
2011年,孙德俊调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职后,加快了该院及内蒙古的PCCM建设步伐。
孙德俊还记得,为了推进内蒙古呼吸与危重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他带着专家组走访了各盟市医疗机构,“上午调研列问题,下午开会研究解决问题……”
截至2022年9月,内蒙古共1237家医疗机构参加正式认定,其中二、三级医院77家,基层医疗机构1160家,参与PCCM规范化建设及认证规模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全国首批、内蒙古唯一的PCCM专培基地获批,内蒙古医疗卫生行业首家院士工作站建立,构建起全国首个以蒙古族为主的呼吸疾病生物样本库……内蒙古首家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的种子,在10年间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资料图。图为孙德俊出席PCCM规范化建设基层培训讲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作为内蒙古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孙德俊提出“一盘棋”思路,并率先采用超长时间俯卧位通气治疗,构建病情预测模型。
孙德俊回忆,2020年4月初,一名患者因基础病多病情危重,经多次抢救,病情反复不见好转。“我顶住压力,坚持延长俯卧位通气时间。”
根据多年来呼吸危重症救治经验,孙德俊坚持给患者实施超长时间俯卧位通气治疗,每天不低于22小时。“效果很好,连续治疗15天,病情转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我们也从中获得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信心。”
如今,已过花甲的孙德俊行走在医院的走廊里仍然脚下生风。在他看来,过去或是未来,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无论是铺路人还是领路者,救治患者、建设学科、培养人才、指导教学与科研,终将是为了在未知领域不断探索,延长患者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创造生命的奇迹。(完)
中新社阿联酋迪拜12月5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5日在向阿联酋迪拜举办的一场COP2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边会发表书面致辞时表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当日,COP28中国角举办“绿色金融与气候应对:中国银行业的角色与机遇”边会。陆磊在书面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已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驱动力。
银行业是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主力军。陆磊透露,目前,绿色贷款在中国绿色金融中居首要地位。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8.5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居全球第一,其中近七成投向了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的项目。
银行业成为绿色债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国绿色债券余额达到1.98万亿元,居全球第二。同时,银行业还综合运用信托、租赁等多种金融工具支持绿色发展。
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陆磊指出,中国银行业ESG体系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A股42家上市银行已全部披露2022年ESG报告,对完善中国金融业ESG信息披露标准和体系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他指出,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带来巨大的绿色低碳投融资需求,需要银行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高标准、开放性原则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完善标准体系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以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为契机,调整更新现行绿色金融标准。对标国际先进做法研究建立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学,推动制定国家标准。
——丰富产品服务体系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关键。综合利用信贷、债券、信托等多样化工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创新产品服务,探索并购融资、气候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
——强化风险管理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保障。建立绿色金融监测与分析模型,提升绿色金融风险的预见、应对和处置能力。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方法,探索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完)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