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今晚最准一注6+1规则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罗海兵)“语言教育是促进中美人民之间交流不可缺少的桥梁和工具。”12月8日,在世界中文大会语言教育与文明互鉴分论坛上,美国华美协进社社长葛晓初围绕语言教育推动社会发展议题发言时表示。
华美协进社由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保尔·孟禄(Paul Monroe)同中国已故著名学者胡适和郭秉文共同发起,于1926年在纽约成立。近百年来,华美协进社致力于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通过传授中文、中国音乐和书法等文化课程,帮助美国人更好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教育。
回首历史,1930年,华美协进社首次邀请中国京剧大家梅兰芳先生赴百老汇演出,轰动全美,帮助美国民众了解到中国京剧这样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化。1940年代,华美协进社获得纽约州教育局特许,成为美国最早向公众和学校教师进行中文教学的非盈利教育机构。
“过去20年,每年都有将近千名学生来华美协进社报名学习中文和其他中国文化艺术内容,从18个月的幼儿,到80岁的老人,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都有。”葛晓初介绍,在中美关系高峰期,在中国学习的美国学生达到14800人以上。但在过去若干年,华美协进社的注册学生数量下降近20%。
“今天的世界政治外交形势给我们带来挑战,同时也是机遇。”葛晓初认为,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语言教育可以为应对挑战带来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中美之间在语言教育方面有很多地方互补,可以互相学习。”葛晓初介绍,两个月前,华美协进社与纽约市教育局合作组织了近10名美国高中校长访华,访问了上海、北京、杭州等地,跟当地中学校长及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
“我们也希望组织从中国来美国的类似校长访问团,进一步促进中美之间教育人士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他期待,美中能增进双向交流,加强多元合作,更好推动两国教育人士相互沟通、发展与提高。(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月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6日与日本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会谈时表示,着力推进包括政党、政界在内各领域交流沟通。但中日执政党之间的交流还没正式恢复,中方对此持何态度?
汪文斌:中方对包括党际交流在内的中日交流合作持开放态度,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指引,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共识,将战略互惠关系定位作为推进双边关系改善发展的遵循,朝着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这一目标作出不懈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