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今晚最准一注6+1app
中新网香港12月8日电 (记者 刘大炜)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香港)智能科技展(简称“侨交会香港展”)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以“融聚创新,共铸未来”为主题,由广东省贸促会、深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香港潮属社团总会、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深圳市侨交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
12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香港)智能科技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图为活动启动仪式。主办方供图
开幕仪式上,广东省贸促会会长陈小锋表示,展会活动将借助香港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线,集中展示“湾区智造”的最新成果、最新产品,为湾区企业开展全球贸易搭建新桥梁,共同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共同提升“湾区智造”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新支撑。
中共深圳市委常委王强,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陈幼南,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陈振彬,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理事长郑汉明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设六个主题展区,覆盖60余个热门品类,集中亮相近2000余款展品。现场不少参展企业以智能智造为亮点,积极抢抓外贸订单,拓展国际市场。记者在现场走访发现,智能消费电子、智慧医疗、智能零售、新能源、科技解决方案等展区最受关注。
12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暨侨交会2023(香港)智能科技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图为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开幕当日,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大客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期望能够获得更多重点市场采购商的关注。目前已有多位境外采购商向我们表现出极大兴趣,准备开展对接洽谈。”深圳市吉方工控有限公司参展代表说。
侨交会香港展开幕期间还举行签约仪式和圆桌会议。开幕式上,深圳市侨交会集团分别与香港工业总会珠三角工业协会、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签约,共同推动香港与珠三角内地城市在产业资源对接、科技合作及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合作。而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民间交流圆桌会上,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政商界、侨界代表等逾百人围绕“大湾区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新机遇”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完)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统筹抓好沿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近8年来,长江经济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全国一半,有基础、有责任也有能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在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将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创新策源地。这里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全国一半左右的两院院士和科技人员,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500多家,初步形成了一批创新引领作用显著的中心城市。沿江省市要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接续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
坚持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是长江经济带的底色,当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还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促进产业有序梯度转移。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 资源、环境、交通、产业基础等发展条件差异较大,上中下游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在产业发展上,沿江省市既要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近年来,沿江产业转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例如,前三季度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292个,协议总投资达3259.7亿元。未来,沿江地区还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产业转移合作模式,推动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开放合作,在全球市场中提升产业竞争力。长江经济带具有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沿江省市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各自定位,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