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今晚最准一注6+1漏洞
中新网宜昌12月8日电 题:湖北点军:“柚”见乡村好“丰”景
作者 董晓斌 皋香 杨盼盼
目送载着自家两万多斤泉水蜜柚的货车驶离村子后,53岁的黄昌林笑了,今年他的柚子销售额已有20余万元。种柚子近30年,黄昌林见证着小小的泉水蜜柚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黄昌林采摘自家今年最后一批优质泉水蜜柚。董晓斌 摄
黄昌林家住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泉水村,这里山大人稀,曾是省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低下。泉水村村民很早就开始种植柚子,却因柚子品质差、信息闭塞等原因,卖不出好价钱。
1995年,时任泉水溪村党支部书记的闵泽贵前往福建引种选育,培育出新品种“泉水蜜柚”。2000年,泉水蜜柚被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鄂柚一号”蜜柚,准予示范推广。
黄昌林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种起了泉水蜜柚,“我种了60多亩,其他村民看到后也跟着开始种。”不久,联棚乡泉水蜜柚专业合作社成立。
尽管泉水蜜柚产量有了大幅提升,但是销量和价格依旧上不去。“泉水蜜柚口味甜、水分足、清香扑鼻,价格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品牌不够响亮。”联棚乡党委书记熊文礼说。
泉水蜜柚吸引各地游客来到泉水村。董晓斌 摄
2015年11月底,在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首届“泉水蜜柚节”在泉水村举行,活动吸引近千名游客采购泉水蜜柚30多万斤,并带动农家乐及土特产销售10余万元。
此后,“泉水蜜柚节”每年都会举办,不仅成了当地的特色旅游品牌,也让村民们的收入“水涨船高”。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得知后,开始回村发展蜜柚种植和乡村旅游。
今年33岁的闵忠诚之前在深圳务工,2013年回乡创业,开办了“驴友之家”农家乐,还种植了5亩柚子,“每年旅游旺季的时候生意不错,今年的年收入10万元左右。”
2023年,泉水村蜜柚种植面积达1500亩,产量预计突破300万斤,泉水蜜柚也已销往了全国各地,村民平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3000元左右达到现在的1.9万元。
“泉水蜜柚节”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品牌。覃啸洪 摄
泉水村党支部书记赵飞华说,泉水蜜柚知名度已越来越高,成了村里的好“丰”景,“泉水村也一天一个变化,相信大家都会越来越好。”(完)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高凯)云门舞集时隔四年于日前再度登台国家大剧院,艺术总监郑宗龙全新力作《霞》温暖全场,以蓬勃朝气呈现了一个轻快明亮、充满年轻生命力的云门舞集。
《霞》的创作灵感,源于郑宗龙不经意间看到的一道变化无常的霞光。创排之初,所有舞者只能通过线上视频一起练舞,这次前所未有的“云”排练,触发了郑宗龙试图开启全新创作模式的灵感,“每个舞者的家里背景都不一样,他们的房间颜色丰富,不再是排练室统一的样貌,生活状态跟我平时看到的也不同,甚至排到一半,舞者的家人会穿镜头而过。这才是最真实的他们。”这次契机让习惯挖掘自己人生经历作为创作灵感的郑宗龙,转变为挖掘每位舞者独特的生命故事,将他们的人生转化成舞台上的不同舞段。
伴随萨克斯版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悠扬回响,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舞台犹如一张巨大的画纸,任由舞者尽情舞动勾勒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画卷。整场演出共由十二组舞段构成,每一篇章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共同呈现云门舞者的生命光芒。
作品开篇“第一号组曲 序曲”由全体舞者共同演绎,他们各自舞动、相互拉扯,有着十足默契的统一律动和呼吸。“第一号组曲 小步舞曲”,舞者踩着由身体架构成的阶梯缓缓而上时,似乎在翻越人生一座座陡峭高峰,险途再多依旧心中有光。在“第一号组曲 库朗特舞曲”中,一段明快灿烂的双人舞将舞台化作欢声笑语的游乐场,两位舞者以流畅多变的肢体相互试探玩耍,将内心情感尽情释放。
除了群舞和双人舞段落,整台作品亦有不少凸显舞者个人技艺的单人舞,舞者们大开大合的肢体,时而柔软流动、时而凝神聚力,一个个极具爆发力的生命小宇宙肆意迸发,将云门舞者的庞大气场倾洒在歌剧院舞台,感染了在场每位观众,跟随舞者律动一起呼吸,一起感受《霞》映射出的希望之光。
为了让舞台视觉更丰富,郑宗龙为每位舞者开设绘画课,通过世界剧场设计大奖得主周东彦与动画设计师魏合廷的创作,让舞者画作成为舞台影像的一部分,就像舞者在自己创作的云彩上跳舞,用肢体演绎自己的故事。舞段编排上,郑宗龙也运用了很多奇思妙想,用鱼线悬吊音响,摇摆晃动产生的音场变化让《霞》富有多元性;在作品结尾,舞台深处亮起一道“日光”,云雾缭绕似霞光万丈,舞者肆意挥舞近乎疯狂,以夸张肢体驱赶阴霾云雾,竭尽全力迎接照耀内心的那道“霞”。
云门舞集《霞》将持续上演至12月10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