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今晚最准一注6+1网址
中新网山东莱阳12月7日电 (记者 王娇妮)初冬时节,在山东省莱阳市照旺庄镇,一棵棵穿越了百年时光的古梨树,尽情享受着阳光和雨露,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为莱阳梨古树。王海涛 摄
照旺庄镇是莱阳梨的核心产区,仅树龄400年以上的梨树就有15737棵。其中一棵树龄430多年的“梨树王”,是世界珍稀古梨树之一。
莱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称,为更好地保护百年古梨树,当地编制了《莱阳梨老园改造技术指导意见》和《莱阳梨栽培管理技术》,制定了“抢救管护、更新复壮、合理负载、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改良品种、提高品质”的改造提升方案,不断加大莱阳茌梨古树管理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力度。截至目前,已完成老劣梨园改造1.25万亩(茌梨8600亩),对5万棵古梨树进行了更新复壮。
莱阳梨全名莱阳茌梨,享誉海内外,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曾被列为皇家贡品和国礼,是“中国四大名梨”“山东水果四杰”之一。
小小的一枚梨,一头连着果农的口袋,一头连着地方的发展。莱阳市近年启动了莱阳梨全产业链培育计划,促进育苗、种植、加工、物流、电商、文旅等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实施科技提质、品牌铸造、全链融合等工程,将莱阳梨产业发展成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产业、乡村振兴莱阳样板的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受益于技术专家的指导,梨的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今年莱阳梨的价格较往年每斤提高了近30%。”山东万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月浩称。
据悉,为实现莱阳梨在保留独有风味和营养价值的基础上扩产提质,该市与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深入合作,邀请专家从品种复壮、栽培管理、品质提升等方面,为莱阳梨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搭建莱阳梨创新平台,与相关单位共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莱阳)梨产业技术研究院、莱阳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联合研发莱阳梨品种选育新模式、栽培技术新模式。
目前,“中国梨乡”莱阳已拥有莱阳茌梨、秋月梨、黄金梨、丰水梨、新高梨、西洋梨等品种,种植面积7.1万亩,年产15.9万吨,梨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
作为莱阳知名度最高的标志性特产,2022年莱阳梨品牌价值达到11.32亿元。近期,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中,莱阳梨成功入选。(完)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电 2023全国台协会长座谈会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主要会务干部、152家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约300人参加,围绕“支持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深入研讨与交流。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座谈会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10周年年会的贺信宣示了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政策主张,充分体现了对广大台胞台企的关心关怀。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积极扩大两岸交流往来,推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重大举措,助力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广大台胞台商参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机遇,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希望广大台胞台商顺时顺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重回和平发展正确轨道,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贡献力量。
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大陆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前景光明,机遇前所未有,广大台胞台商要积极参与两岸经济产业合作,抢搭新的发展快车。厦门台协会长韩萤焕表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将闽台融合发展纳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体现对台湾同胞的极大诚意。广大台胞台商受惠于各项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政策措施,得到了长足发展,更应观大势、明大义,积极参与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北京台协会长陈文錧表示,台协要发挥凝聚台胞台商的重要作用,用心用情服务台胞台企,帮助台胞台企积极参与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东莞台协会长陈宏钦表示,国务院批复《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帮助东莞台商抢抓两岸融合发展机遇,增强扎根大陆发展信心,莞台经济合作有望再创新的里程碑。成都台协会长高锦乐表示,西部大开发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台商开拓内需市场、拓展外销渠道提供了发展契机。台商要善于抢抓机遇,来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投资兴业。济南台协会长陈世伟表示,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有利于两岸企业携手应对外部风险,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持续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年轻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在会上介绍了大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关政策,以及支持台商台企发展的最新举措,并就台胞台商关心的议题答疑解惑。(完) 【编辑:房家梁】